首页博览中国 → 新中经贸合作新引擎——从进博会看“互信共赢”机制的深化与未来

新中经贸合作新引擎——从进博会看“互信共赢”机制的深化与未来

2025年11月09日 16:55 来源:NZ华新社
新西兰贸易部长Hon Todd McClay率代表团出席第八届中国进博会并致辞 /图片 NZ华新社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图片/新华社
【NZ华新社社评】在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成为推动全球贸易信心的一束亮光。而在这束光中,新西兰馆的“绿色之花”格外耀眼。无论是乳制品、红肉、蜂蜜、葡萄酒,还是创新健康与营养品牌,都以高品质和高信任度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目光,也让世界看见了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中国市场。
然而,比起展台上的交易与签约,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背后所映照出的,是新中两国经贸合作机制的成熟与升级。
一、机制在前:信任是合作最宝贵的通行证
进博会不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一次制度化的合作检验。新西兰贸易部长在现场发言中强调,新西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双边自贸协定的深化落实、关检合作机制的顺畅运作以及两国政府持续的沟通互信。这番话一语中的——“信任机制”,是新中合作最坚实的基石。
近年来,从农牧产品到医疗健康、从教育服务到绿色能源,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而所有成果都建立在“可预期、可对话、可落地”的政策环境之上。新西兰企业愿意“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不是出于一次性热情,而是基于一种制度信任与市场信心:
他们相信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相信新中之间的合作规则越来越完善。
二、机制在行:经贸对接平台的“升级式共鸣”
随着中纽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实施,两国在农产品、乳制品、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门槛大幅降低,通关效率、税收便利、标准互认等关键环节的优化,为新西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进博会上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新西兰多家企业展品从启运到清关、布展,用时比往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这不是单纯的物流提速,而是两国制度协同的生动体现。海关、检验、认证等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使新西兰的“绿色优质”产品得以更快、更稳地进入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这正是制度互信的红利——它让两国合作的“机制引擎”轰鸣向前,让贸易在友谊与信任中更加顺畅。
三、机制向深:共建高质量贸易与绿色未来
进博会不是一次短暂的交易,而是一场可持续的共识延伸。
新西兰的“绿色产品力”与中国的“绿色消费力”正在形成新的共振。
新西兰以其纯净生态和严格溯源体系著称,而中国正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和高质量消费升级,这种结构性互补,使两国合作天然契合时代潮流。
未来,新中双方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机制深化合作:
建立可持续贸易标准互认体系,共同制定绿色供应链标准;
扩大服务贸易合作,尤其在教育、健康、旅游、文创等“人文经济”领域;
强化中小企业对接平台,让更多创新品牌参与双边合作;
推动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机制建设,让新西兰品牌更快捷进入中国消费者生活场景。
这不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理念的共鸣:
新西兰输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对自然的尊重、对质量的执着”;
中国提供的不仅是市场,更是“合作共赢的制度保障”。
四、机制升华:从贸易伙伴到文明互信的共建者
新中经贸关系的意义,早已超越进出口数字的堆叠。
它是一种文明互信的体现,是小国与大国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与理解。
从“互通有无”的商品交换,到“互信互利”的制度对接,再到“互鉴互融”的人文交流,新中合作已走过了量变积累的阶段,正在迈向“质变跃升”的历史新阶段。
可以预见,随着两国在贸易、文化、科技、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全方位互联互通,新西兰与中国将共同书写“太平洋伙伴关系”的新篇章——一个以公平、信任、和平与大爱为核心的新时代国际合作样本。
第八届进博会的舞台上,新西兰品牌之花竞相绽放,不仅是市场的胜利,更是信任的胜利。
而这种信任,来自于长期积累的机制互通、政策协同与人民友谊。
当全球经济仍在震荡与分裂的阴影中摸索出路时,新中两国用务实的合作证明:
真正的“安全”,来自合作;真正的“繁荣”,源于互信;真正的“未来”,属于那些坚守共赢与和平信念的国家。这,正是新中合作之所以令人尊敬、令人期待的核心力。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图片 NZ华新社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04-2025 ChinaNews.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