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博览中国
纽国要闻
世界时空
记者观察
华新视点
华人新闻
留学移民
旅游广角
新中交流
经济观察
生活广场
读者咨询
首页
→ 世界时空
世界时空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30名日本公民入境
中新社莫斯科11月11日电 俄罗斯外交部11日发表声明说,鉴于日本持续对俄实施制裁,俄方决定禁止30名日本公民入境,其中包括日本外务省外务报道官北村俊博。 声明表示,作为对日本方面持续对俄实施的、与特别军事行动相关的所谓制裁行为的回应措施,俄方决定无限期禁止30名日本公民入境俄罗斯。被列入禁令名单的包括日本《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
2025-11-12 10:14
韩国高校连发大规模作弊事件 数百学生承认用AI代写答案
中新网11月10日电 综合韩媒报道,韩国名校延世大学一门600人规模的课程在期中考试中,发生了大规模作弊事件。在校方敦促学生坦白后,超过200名学生承认作弊。 图片来源:MBC报道截图 据MBC电视台10日报道,10月25日,延世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一门课程的期中考试中,发生大规模作弊事件,部分学生在远程考试期间使用人工智能软件代写答案。 报道称,该门课的考试
2025-11-11 10:14
《巴黎协定》十周年 COP30将谈判桌搬进亚马孙腹地
从城市到雨林,COP30把谈判桌搬到了亚马孙腹地!恰逢《巴黎协定》十周年,各国齐聚贝伦共商气候行动。跟随中新社国是直通车的镜头,我们将持续追踪后续谈判进展,第一时间呈现重磅成果与关键动态,与你一同见证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时刻。(刘文文 曹旭帆)
2025-11-11 10:05
外媒聚焦COP30:中国贡献至关重要
中新网11月10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此次大会吸引全球目光,国际舆论指出,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COP是应对日趋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平台,而中国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至关重要。 联合国官网介绍称,全球的领导人、科学家、非政府组织及民间社会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行动
2025-11-11 10:05
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开幕 聚焦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危机
中新社巴西贝伦11月10日电 (记者 林春茵)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本届大会聚焦多项重要气候议题,呼吁全球携手为应对气候危机寻找共同解决方案,加速减少排放,增强气候韧性,推动包容、公正的转型。 当天,上届大会(COP29)主席穆赫塔尔·巴巴耶夫宣布大会开幕,根据议程宣布巴西资
2025-11-11 10:04
巴巴多斯驻华大使:中国能源转型经验成果惠及其他国家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即将在巴西亚马孙雨林地区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行。大会前夕,巴巴多斯驻华大使哈伦·亨利(Hallam Henry)就全球气候治理等话题接受中国新闻网独家专访。亨利大使高度肯定了中国在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方面的成就,指出中国实现了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重大跨越,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产业,培育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这些
2025-11-10 10:38
耶鲁学者: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全球迈向可持续与繁荣未来
视频:耶鲁学者: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全球迈向可持续与繁荣未来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赵丽)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在巴西亚马孙雨林地区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行。 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新闻网就全球环境治理和中国的气候行动等话题,专访了美国著名生态学者、耶鲁大学教授玛丽·伊夫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塔克
2025-11-10 10:37
中国代表团:中国2035年NDC目标体现“最大的决心和力度”
中新社巴西贝伦11月7日电 (记者 林春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即将在巴西贝伦举行。中国代表团当地时间6日对媒体表示,中方将与各方携手一道,支持巴西主席国推动大会取得成功,发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不可逆转的积极信号,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 中国代表团介绍说,目前中方已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
2025-11-10 10:37
World's first industrial 5G standard led by China, Germany published
(ECNS) -- The world's firs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industrial 5G, titled Industrial Networks – 5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General Considerations, was officially released Thursday by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 Jointly proposed by China and Germany, the standard was developed by experts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Japan, filling a critical gap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5G standardization landscape. The deep integratio
2025-11-7 16:05
China's Mars orbiter captures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ECNS) - China's Tianwen-1 Mars orbiter has captured images of the interstellar object 3I/ATLAS from about 30 million kilometers away, marking one of the closest observations of the object to date. The achievement could help prepare for the upcoming Tianwen-2 asteroid mission,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CNSA) said Thursday.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TLAS and Tianwen-1. The image on the right is a close-up of the area shown in the left image, taken by the camera on October
2025-11-7 16:04
EconoScope | CIIE highlights China's expanding openness to global trade
(ECNS) -- China's flagship import fair has drawn record participation this year, underscoring its effort to project openness and maintain investor confidence amid a shifting global trade environment. The photo shows the entrance of the 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in Shanghai. (Photo provided to China News Service) Now in its eighth year,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has attracted 4,108 overseas exhibitors from 155 countries, regions and organizations, oc
2025-11-7 15:17
BRI cooperation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esponse expanded
(ECNS) -- A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cooperation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esponse has been expanded, with seven new countries added as members and tw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partners, according to a ministerial meeting held in Sanya, Hainan Province on Thursday. The seven member states are Tonga, Zimbabwe, Georgia, Malawi, Gambia, Comoros, and Honduras, and the tw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re the 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the Asian Disaster Prepa
2025-11-7 15:16
汉威士集团执行副总裁: 法中两国友谊历经考验 是彼此坚实的伙伴丨世界观
近日,法国维旺迪(Vivendi)亚洲委员会秘书长、汉威士(Havas)集团执行副总裁墨白(Pascal Dasseux)在谈起中法两国友谊时表示,法中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两国人民都历过战争创伤,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这些相同的历史背景让两国人民都怀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历史不要重演,但愿国家持续发展。两国人民都崇尚独立自主,而要实现这一点,国家必须强大。唯有成为强国,才能
2025-11-7 15:10
美国政府,打破“极不光彩”纪录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打破了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创造的35天纪录,成为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停摆”。 “极不光彩的纪录!”美国《政治报》如是评价此次政府“停摆”。多家美国媒体指出,随着“停摆”僵局持续,其给美国民众带来的民生问题正日益加剧,而两党之间的权力斗争却愈演愈烈。 资料图:美国民众在马里兰州罗克韦尔
2025-11-7 10:31
美国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纪录
中新社华盛顿11月5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历史最长纪录在11月5日被打破,达36天。由于国会两党仍毫无妥协之意,这项纪录还将不断被刷新。 11月4日,美国参议院第14次尝试推进一项已获众议院通过的临时拨款法案,但在程序性投票中仍未获得所需的60票。而空荡荡的众议院自9月暂停议程以来,已休会46天。 据《今日美国》统计,在过去的50年里,除
2025-11-6 09:47
国际产品融合中国范儿
当现代科技产品遇上中国传统手工艺,会是什么样?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新款的空气净化器设计融合了有6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掐丝珐琅工艺,其中一款设计纹样,灵感源自清代掐丝珐琅龙凤纹双连扁瓶,引发现场关注。(记者 李雨昕 陈庆洋)
2025-11-5 09:31
【中外对话】意大利经济学者:开放、联通、创新的中国 带给世界启示
近日,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引发国际学界关注。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所实践访问教授洛伦佐·科多尼奥(Lorenzo Codogno)在中新网“中外对话”节目中表示,当今世界正日益分化为不同阵营,因此各方更应重视世贸组织、联合国等多边机制,维护开放稳定的全球贸易环境。他认为,中国在推动沿海与内陆地区一体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这
2025-11-4 09:43
美联储“裱糊”美国经济
才过去一个多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再次降息,释放出“鸽派”信号。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3.75%至4.00%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二次降息。 然而,这次降息并未向金融市场释放乐观信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鹰派”声音称,12月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
2025-11-3 10:04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首次”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首次” 中新社记者 曾玥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历来备受关注。 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同美国、加拿大、泰国、日本、韩国五国领导人会晤会见会谈。 五张国旗前握手的合影,定格一段时间来新任职的五国领导人同中国
2025-11-3 09:57
白金汉宫:英国安德鲁王子被剥夺头衔及王室住所
中新网10月31日电 据路透社及美国《纽约时报》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英国白金汉宫表示,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已启动正式程序,剥夺其弟安德鲁王子的尊号、头衔及荣誉,并已通知他搬离王室住所。 图片来源:路透社报道截图 白金汉宫的声明称,安德鲁王子今后将以“安德鲁·蒙巴顿-温莎”为名,并将搬至其他私人住所。 白金汉宫表示,“尽管安德鲁仍
2025-10-31 10:00
(经济观察)APEC时间将启 中韩经贸合作有望开拓新空间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和韩国近年来经贸往来紧密。专家认为,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有望助力中韩经贸合作开拓新空间,提振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增至3280.8亿美元,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韩国韩中联合会会长、龙仁大
2025-10-31 09:53
商务部介绍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共识
中国商务部介绍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共识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尹倩芸)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0日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称,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下同)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 发言人称,
2025-10-31 09:52
外媒关注中美元首会晤:释放缓和信号 推动关系稳定发展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综合消息: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外媒对此高度关注,认为此次会晤有助于缓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对中美元首会晤进行密集报道。路透社称,此次会晤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降温。报道援引专家观点称,预计此次会晤将为两国间更深入的
2025-10-31 09:50
中美元首会晤 专家解析如何影响两国和世界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 郭超凯 国璇)“中美两国应当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时说。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今年以来,习近平同特朗普3次通话,多次互致信函,保持密切联系。此
2025-10-31 09:50
(近观中国)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一次期待已久的握手
中新社韩国釜山10月30日电 题: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一次期待已久的握手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郭金超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我也是。” 当地时间10月30日,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贵宾室,见证全球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 视频: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在釜山举行会晤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深蓝色幕布前,中美两国国旗交错摆放。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前抵达会
2025-10-31 09:49
(近观中国)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习近平为何再次以“船”作喻?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美关系再次迎来重要时刻。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元首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引领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从年内3次通话,到此次釜山面对面会晤
2025-10-31 09:49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釜山举行会晤
中新社韩国釜山10月30日电 (记者 郭金超 黄钰钦 刘旭)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
2025-10-31 09:48
法国卢浮宫盗窃案被捕嫌犯“部分认罪” 被盗珠宝仍未寻回
中新社巴黎10月29日电 (记者 李洋)巴黎检方当地时间29日表示,法国卢浮宫盗窃案被捕嫌犯“部分认罪”,但被盗珠宝仍未寻回。 巴黎检方当天召开发布会,通报案件调查进展。巴黎检察官贝屈奥在发布会上表示,此前被捕的两名涉案嫌犯已经“部分承认”参与了这起盗窃案。他们将面临“有组织团伙盗窃”和“共谋犯罪”两项指控。这两项指控可分别判处最高15年和最高10
2025-10-30 10:11
每分钟还200万美元利息,“美债炸弹”膨胀
“美债炸弹”正在加速膨胀。 美国财政部近日数据显示,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8万亿美元,再创新高。 2024年11月,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时隔仅9个月,到2025年8月12日,便攀升至37万亿美元。当时,据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JEC)预测,美债总额将在大约173天内再增加1万亿美元。 如今看来,这个预测简直保守到离谱,这才过了两个月,美债就升到了38万亿美元
2025-10-30 10:11
记者手记:在庆州,当千年古都遇见APEC
中新社韩国庆州10月29日电 题:在庆州,当千年古都遇见APEC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刘旭 当列车缓缓驶入韩国庆州火车站,新罗时期的宫殿式建筑轮廓在阳光中舒展,时空交错的恍惚感悄然袭来。 庆州,这座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的城市曾是新罗王朝古都,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没有屋顶的博物馆”。作为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办地,这座千年
2025-10-30 10:05
中新社记者直击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地——韩国庆州
近日,韩国庆州将举办今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座千年古城正吸引全球目光。此次APEC会议的主会场,设在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 庆州是位于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的城市,曾是新罗王朝古都,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没有屋顶的博物馆”。(记者 黄钰钦 刘旭 盛佳鹏 制作 王嘉怡)
2025-10-30 10:04
APEC会议为何“非正式”却如此重要?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 题:APEC会议为何“非正式”却如此重要?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APEC则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在此情况下,此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备受亚太各方乃至全球瞩目。 AP
2025-10-30 10:03
习言道|60秒带你了解APEC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亚太经合组织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60秒带你看懂→
2025-10-30 10:01
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9日宣布: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完)
2025-10-30 10:01
创纪录!美国男子接受猪肾脏移植近9个月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7日,美国官员表示,美国一名男子在接受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近9个月后,由于猪肾脏功能衰竭被摘除,近日重新开始透析治疗。 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据报道,该猪肾脏在人体内维持功能达271天,创下同类试验中移植猪肾脏存活时长的新纪录。 报道称,该男子名为蒂姆·安德鲁斯,来自美国新
2025-10-29 10:01
日媒:安倍晋三枪击案被告认罪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8日,日本奈良地方法院对前首相安倍晋三枪击案进行首次公开庭审。被告山上彻也承认检方所指控犯杀人罪、违反枪刀法等起诉内容。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0日,山上彻也移交奈良县地方检察院。因枪击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山上彻也于7月8日被捕。 据报道,山上彻也表示,“有关内容是事实。” 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
2025-10-29 10:00
聚焦AI、自由贸易等议题 庆州APEC助推区域团结协作
中新社韩国庆州10月28日电 (记者 朱晨曦 刘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市举行。日前,中新社记者随中国外交部记者团走访庆州时了解到,本届APEC将聚焦人工智能(AI)产业、自由贸易等议题,传递捍卫多边主义、推动区域团结协作的信念。 据庆州市APEC筹备支援团(筹委会)礼宾宣传科长朴将浩介绍,作为APEC会议主会场,庆州和白国际会议
2025-10-29 09:53
中国内地与印度恢复客运直航
10月27日3点49分,印度靛蓝航空一架航班号为6E1703的客机搭载176名旅客经过3小时45分的飞行平安降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加尔各答至广州航线的复航标志着中国内地与印度之间因疫情中断近五年的客运直航航线正式恢复。 此次直航恢复受到了中印各界的热烈欢迎,首航航班往返均实现了100%上座率。此次首个恢复航班正值138届广交会二期闭幕,极大地便利了返印旅客
2025-10-28 10:06
阿根廷总统米莱所在政党赢得中期选举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阿根廷总统米莱所在政党在26日的中期选举中取得胜利。 报道称,米莱所在的“自由前进运动”赢得了近41%的选票,拿下了参议院24个席位中的13个,以及众议院127个席位中的64个。 这次选举之前,“自由前进运动”在参议院仅拥有7个席位,在众议院仅拥有37个席位。 当地时间10月26日,阿根廷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改选众议院半
2025-10-28 10:05
潘基文:期待庆州APEC为全球议题贡献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将于韩国庆州举行。近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韩国继2005年釜山之后第二次主办这一亚太重要会议,让他倍感亲切与期待。他期待韩国能与各方携手,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在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刘旭 刘思宁 制作 王嘉怡)
2025-10-28 10:01
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美关系牵动世界的走向,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长远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都是世界级领袖,长期交往、彼此尊重,这已成为中美关系最宝贵的战略资产。前段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出现波折。通过吉隆坡
2025-10-28 09:55
法国卢浮宫盗窃案调查取得进展 已有涉案嫌犯被捕
中新社巴黎10月26日电 (记者 李洋)法国卢浮宫盗窃案调查取得进展,据法国官方当地时间26日披露的消息,已有涉案嫌犯被捕。但截至发稿,被盗珠宝仍然下落不明。 法国内政部和巴黎检方当天分别确认有涉案嫌犯于25日被捕,并透露其中一名嫌犯正准备从巴黎戴高乐机场乘飞机离开法国。法国官方没有披露被捕嫌犯的具体人数,法国BFM电视台和《巴黎人报》等媒体均称有
2025-10-27 10:06
“俄罗斯人希望拥有三个孩子” 普京指示发展托儿所制度
中新网10月26日电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主持召开人口与家庭政策委员会会议。普京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俄罗斯人希望生育三个或更多孩子,国家的任务是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资料图:普京。 报道称,普京表示:“在当今世界,出生率下降已成为全球挑战。许多国家,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这种情况。不幸的是,俄罗斯在这方面也
2025-10-27 10:05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中新社吉隆坡10月26日电 (记者 张兴龙 陈悦)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双方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
2025-10-27 09:53
【中外对话】西班牙学者:“中国学”走红西班牙 文明对话让两国关系更紧密
近日,西班牙语国家中国研究会主席、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大学教授维克多·柯蒂佐(Víctor Cortizo)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大约四个世纪前,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促进西中贸易往来和思想文化交流,成为西中文明互动的重要见证。 他指出,西班牙与中国在价值观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文明对话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近年来,中国学研究热度在西班牙不断上升,不仅有很
2025-10-24 11:13
美国政治治理陷入“泥潭时刻”
一场“泥浆雨”,从美国天空倾盆而下。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了一段AI视频。画面中,他头戴王冠,驾驶战机,向游行人群投下褐色泥浆状物体。 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大量点赞,也招来铺天盖地的批评。有人形容它“疯狂”“分裂”,更多人觉得荒诞至极。 图片来源: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截图 要知道,当时全美正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700多万人走上街
2025-10-24 11:08
印度卖不出,美国吃不上
美国关税重拳出击一个多月后,印度有点扛不住了。 8月27日,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的25%惩罚性关税正式生效,叠加此前已实施的25%关税,美对印度产品的关税税率累计高达50%。如今政策落地一个多月,印度不少依赖美国市场的产业承压明显,有点“扛不住了”。 印度主要向美国出口成衣、海产、宝石及珠宝等商品,而如今在高关税冲击下,这些产品出口低迷,订单
2025-10-24 11:05
从制度失衡、债务危机到社会撕裂:美国深层危机的全景观察丨世界观
视频:美国知名学者:六大领域变化“百年一见”,美国正面临深层次危机丨世界观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活动中发表题为“关于中美关系的见解”的公开演讲,深入探讨了当前美国社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以下为讲座观点精编: 美国
2025-10-23 09:39
尼泊尔排灯节期间举行敬狗活动
按照尼泊尔的传统,排灯节第二天举行敬狗活动。当地时间10月20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民众在这一天举行多种敬狗活动。 人们给狗佩戴花环、撒金盏花瓣,并进行朱砂点额仪式,以表达对狗的敬意。尼泊尔传统认为狗是死神信使,能护送亡灵渡过死亡之河。这一敬意之举象征着人们对狗的保护、陪伴和精神作用的感激之情。 尼泊尔军方亦照惯例在当日举行军营开放活动
2025-10-22 10:10
荷兰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
中新社海牙10月21日电 荷兰政府21日证实,荷兰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显示猴痘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荷兰公共卫生、福利与体育大臣当天致函议会,通报一名患者确诊感染猴痘病毒新毒株“分支Ib”毒株,成为荷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 信函表示,这名患者未接种猴痘疫苗,近期无旅行史,但与其他男性发生过性接触。患者现被隔离,疫情扩散的风
2025-10-22 10:09
巴黎检方称卢浮宫被盗珠宝价值约8800万欧元
中新社巴黎10月21日电 (记者 李洋)巴黎检方当地时间21日透露,法国卢浮宫被盗珠宝价值约8800万欧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 巴黎检察官贝屈奥当天对法国RTL电台表示,相关估价是由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作出的。她认为,如果嫌犯动了熔解被盗珠宝的“坏念头”,他们将不会得到与这一估价相当的钱财。 贝屈奥还再次确认卢浮宫盗窃案的嫌犯涉及4人,并表示当局正在分析案
2025-10-22 10:08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 新内阁名单公布
中新社东京10月21日电 (记者 朱晨曦)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21日在临时国会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均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她也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 当天,首相指名选举先后在众参两院进行。在众议院第一轮投票中,高市早苗在465张有效选票中获得237票直接胜出。在随后举行的参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高市早苗第一轮投票仅以一票之差未过半,在第二轮才凭借
2025-10-22 10:07
(国际观察)日本首相指名选举在即 高市拜相胜算几何
中新社东京10月19日电 题:日本首相指名选举在即 高市拜相胜算几何 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日本21日将迎来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据日本共同社19日报道,执政党自民党与在野党日本维新会已就联合执政达成一致,双方将于20日签署相关协议。这意味着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已基本确定将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 高市早苗本月初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后不久,公明党宣布退出
2025-10-20 09:43
政府关门,130万美国大兵断饷了
始于10月1日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眼下尚无结束迹象。 民主、共和两党仍然没有妥协的苗头,参议院围绕相关议案的投票陷入僵局,众议院甚至直接“摆烂”,一直处于休会状态。 两党如同斗鸡般的气势之争打得火热,但两百多万联邦政府雇员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可真是要扛不住了。 资料图:美国国会大厦。图/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预测:美国每周或蒸发1
2025-10-17 10:29
俄美峰会地点定了!俄方公布13点特朗普普京通话成果,释放何信号?
中新网10月1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在近2.5小时的通话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讨论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美俄峰会的可能性。 资料图:普京 据报道,乌沙科夫就普京与特朗普通话成果发表声明: 1)普京与特朗普于16日举行第8次电话会谈,历时2.5小时,此次通话由俄方发起; 2)普京与特朗普电通话重点
2025-10-17 10:28
IMF总裁:全球经济好于预期 不确定性成新常态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6日电 (记者 沙晗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当地时间16日在华盛顿表示,全球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但未达到“所需水平”,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期间召开记者会,并发布最新一期《全球政策议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基本稳健,IMF预计今年
2025-10-17 10:27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4日电 (记者 沙晗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14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2%。 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较今年7月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2026年将增长3.1%,与7月预测值持平。 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预计增长1.6%,明年预计增长1.6%。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预计今年将分别增长2%和1.2%,明年
2025-10-15 10:06
外媒:马达加斯加军方宣布接管国家政权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4日,马达加斯加军方一名官员宣布,军方已正式接管国家政权。 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这一声明是在议会投票弹劾拉乔利纳后立即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市中心的总统府宣布的。 军方官员米夏埃尔·兰德里亚尼里纳表示,军方正在解散除国民议会以外的所有机构,包括参议院、最高宪法法院、独立选举委员会等。 声明同
2025-10-15 10:02
百亿空头支票,难救美国豆农
美国艾奥瓦州的豆农们最近很忙。 失去中国市场后,他们开始往东南亚跑——柬埔寨、越南、菲律宾,挨个拜访养殖场等地推销大豆。但豆农金德里德说,“无法在一夜之间找到能替代中国的市场。” 资料图:2025年9月下旬,美国马里兰州农场中的大豆。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曾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去年进口额高达126亿美元,是第二、第三大买家欧盟和墨
2025-10-13 10:07
驴象缠斗,美国政府深陷“停摆”泥潭 | 新漫评
因国会参议院未能在联邦政府资金耗尽前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美国东部时间10月1日零时起,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9日,参议院依旧未能通过新的临时拨款法案,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提案均再度遭到否决,双方陷入僵局。 “停摆”以来,大批联邦雇员已被迫停薪休假,经济数据发布暂停,多项公共服务陷入停滞,美国经济将遭受直接损失,此次政府“
2025-10-13 10:07
日本政坛风云突变,“首位女首相”还有戏吗?|国际识局
10月10日,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引发日本政坛“地震”。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问鼎“首位女首相”之路骤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日本政局前景更加扑朔迷离,或将迎来近16年来最深刻的权力重构。 资料图:高市早苗。 执政联盟瓦解与“黑金”丑闻余震 自从1999年以来,自民党与公明党维持了长达26年的联盟关系,其瓦解是日本政
2025-10-13 10:00
“停摆”第十天,特朗普政府开始大裁员
中新网10月1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白宫方面当地时间10日表示,美国政府已开始大规模裁员。 报道称,白宫方面表示,美国财政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教育部、商务部等部门正在进行裁员,裁员总数目前尚不清楚。 受特朗普政府的裁员行动影响,美国联邦政府2025年已有30万人离职。 截至10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十天。特朗普在“停摆”期间多次威胁要解
2025-10-11 09:42
英国前首相苏纳克“再就业”
中新社伦敦10月10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英国前首相苏纳克目前已正式加入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公司和人工智能企业Anthropic,担任高级顾问一职。 英国商业任命咨询委员会10日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苏纳克加入新职已通过合规调查。该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前政府高官新职的伦理与利益冲突问题。 苏纳克这一跨界任职距离他2024年7月在英国大选中失利、辞去反对党保守党领袖
2025-10-11 09:42
欧盟监测机构:全球经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九月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称,2025年9月全球气温为有记录以来同月的第三高,仅比同月最高温低0.27摄氏度。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9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6.11摄氏度,比2023年和2024年同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分别低0.27摄氏度和0.07摄氏度,但仍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平均水平高出1.47摄氏度。 报告显示,2
2025-10-10 10:03
美政府“停摆”持续:美国人陷入困境,两党僵局加剧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美国辛克莱广播集团旗下新闻网站“thenationaldesk”报道,当地时间8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8天,目前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民主党与共和党立场愈发强硬,拒绝就临时拨款法案达成协议。 报道称,共和党人希望政府重新运作,并将当前支出水平维持至11月下旬;而民主党人则要求取消“大而美”法案中涉及医疗补助计划的修改,并延长《平价医疗法
2025-10-10 10:02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两年 加沙停火谈判持续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 综合消息:至今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两年。最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多方调解力量正加紧斡旋,力求实现停火和解救被扣押人员。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7日晚,以色列举行全国纪念活动,纪念哈马斯2023年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发动袭击两周年。 以色列《国土报》
2025-10-9 13:26
IMF总裁:全球经济展现韧性 不确定性是新常态
中新社华盛顿10月8日电 (记者 沙晗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当地时间8日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全球经济在面对多重冲击的情况下展现出了韧性,但不确定性是新常态。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华盛顿米尔肯中心发表了IMF秋季年会揭幕讲话。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比此前担心的要好,但比需要的要差”。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在今明两年仅略有放
2025-10-9 13:25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这三位科学家获奖
中新网10月6日电(郑云天)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发现。 “战胜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 诺贝尔本人对实验生理学很感兴趣,并想为那些通过在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而取得的新进展设立
2025-10-8 10:58
加沙停火谈判将在埃及举行 以色列同意“初步撤军线”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 综合消息:埃及外交部4日发表声明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表团将在埃及举行会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日称,已指示谈判代表团前往开罗“敲定技术细节”。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表示,以色列已同意在加沙地带的“初步撤军线”。 据埃及外交部4日发表的声明,哈马斯与以色列6日将在埃及举行会谈,会谈将围绕特朗普提
2025-10-6 11:24
时隔近七年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
中新网10月1日电 据美联社等多家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停摆”。 据报道,30日晚,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主任沃特发布备忘录,指示各政府机构开始执行其“有序停摆”的预案。 报道称,数十万联邦雇员将被迫无薪休假,部分公共服务或暂停、延迟,经济数据发布将受到影响。不受影响的部门包括军方、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
2025-10-2 10:17
【中外对话】葡萄牙以务实行动支持中方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助力
自9月1日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来,国际社会纷纷予以高度关注。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近日在访华期间表示,葡方赞同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蕴含的重要理念,愿共同维护多边主义,乐见中方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在推动多边主义进程中均采取了务实举措,而中欧的密切合作,本
2025-9-30 11:05
牛排缩水,账单上涨 | 新漫评
美国政府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四处加征关税。然而事实上,关税壁垒无助于美国实现既定目标,反而推高通胀、扰乱供应链、破坏贸易秩序,成为世界经济不稳定的主要风险源。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写道:“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经济状况下:咖啡价格上涨26%,牛肉上涨14%,橙子上涨17%,香蕉上涨6%,鸡肉上涨6%,巧克力曲奇饼干上涨5%,薯片上涨4%
2025-9-29 11:02
外企在中国|外企高管:中国市场新需求带来创新动力
“中国消费市场的新需求成为企业的创新动力。中国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偏好,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增长点。”23日,中国—欧洲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活动与南京金秋洽谈会同期在南京举行。参会的博西集团、德国卡赫等外资企业高管通过与中方代表交流对话,表示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热议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新趋势,以及中国投资环境的优势。( 记者:唐娟 郁程天 宫宏
2025-9-28 09:55
中方呼吁抵制和反对侵蚀“两国方案”基础的单边行动
中新社联合国9月25日电 当地时间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安理会同阿盟“三驾马车”高级别非正式对话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呼吁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抵制和反对侵蚀“两国方案”基础的单边行动。 耿爽说,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落实“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支持本周举行的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
2025-9-26 09:47
澳大利亚汉学家魏华德:中国已准备好被世界更好地了解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电(苏婧欣 赵婧姝)“我在1985年19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中国,如今已过去了40年。”澳大利亚汉学家魏华德近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同时中国也已准备好被世界更好地了解。 魏华德是澳大利亚威尔顿国际集团副总裁,也是对中国文化有着独到见解的汉学家。他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元素都能引
2025-9-25 10:02
美国知名学者:六大领域变化“百年一见”,美国正面临深层次危机丨世界观
近期,美国知名学者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访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活动中发表题为“关于中美关系的见解”的公开演讲,深入探讨了当前美国社会正面临的深刻变革。他认为,美国无论是民主制度危机、社会极化、关税乱象、债务陷阱、福利倒退还是国际地位动摇,其变革的规模均属百年未遇。这些剧变正将美国
2025-9-25 10:01
亚太旅游协会主席盛赞中国旅游业:安全、友善、充满魅力
近日,亚太旅游协会主席施明德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盛赞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他表示,中国不仅积极吸引全球游客,还凭借先进的技术、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向世界展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交融。在他看来,中国人的友善与热情,中国给人的安全感,让外国游客总愿意一次又一次地踏上中国之旅。(王高飞 林勐男)
2025-9-25 10:00
中国以大国担当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联合国大会传来重磅消息。 当地时间9月23日,中国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相关活动期间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WTO)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中国这一郑重承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资料图:联合国总部。 中国此举不是身份认同的改变,而是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体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
2025-9-25 10:00
中方谈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充分表明国际社会主流意愿和共同期盼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目前已有157个联合国会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依然有30多个国家不承认,这其中包括美国、以色列、日本、德国等。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充分表明了国际社会的主流意愿和共同期盼。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两国方案是解
2025-9-25 09:47
“金卡”定价、签证涨价:美国移民新政透支人才未来
成为美国“永久居民”,要花多少钱? 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告诉你正确答案—— 申请“特朗普金卡”,支付100万美元,个人申请人就可以加速获得永久居留身份; 申请“特朗普白金卡”,支付500万美元,持有者每年能在美停留最多270天,且无需为美国以外的收入纳税。 金卡签证还有企业版本,企业也可为个人员工支付200万美元费用获得金卡,可以把权限转给不
2025-9-24 10:21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4-2025 ChinaNews.NZ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
、
环球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半岛网
、
北晚在线
、
品牌传播网
、
中国食品网